“第五届德国观念论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4-06-06浏览:318设置


2024年6月1日至6月2日,由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承办的“第五届德国观念论青年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自我与社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域”。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5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张东辉教授主持,学院院长李冉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邓安庆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邹诗鹏教授和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马拥军教授先后做了主题发言。


李冉院长指出,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是推动学术繁荣的基石,本次论坛为年轻学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他提到,此次论坛的主题“自我与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现代化背景下,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哲学研究需要深入探讨自我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他强调,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始终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学院将持续推进开放的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推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邓安庆教授汇报主题为“自我的诱惑与主体性批判的迷途”。他指出,现代社会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和主体性批判的困境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中的个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承认和理解,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伴随一种危险的诱惑,即过于关注个人的自我而忽视与他者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邓教授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提供了以主体性批判视角反思当今时代症结的可能途径。


邹诗鹏教授在题为“打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研究的德国论域”主题发言中探讨了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远影响。他指出,理解德国哲学传统对把握马克思主义发生史至关重要,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正是从德国启蒙思想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并受到启蒙派、浪漫派、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等哲学家或学派的影响。邹教授强调,德国社会思想流派和社会生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资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论域。


马拥军教授围绕“意识的内在性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主题,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通过个人的生产活动真正解决意识的内在性问题。马教授从现实的个人、意识的官能发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他表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理论,更是革命实践的指南,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内在逻辑与革命性的统一。


茶歇过后,以下三位青年学者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首先,西南政法大学的朱学平教授进行了题为“傅勒析马克思的法国大革命观”的发言。朱老师指出,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傅勒专门搜集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论述并从二次革命与政治的自主性两个角度出发,分三个阶段对马克思的大革命观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剖析;而傅勒的分析恰恰印证了我们今天仍需不断“回到马克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后,长安大学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的贾红雨副教授基于“费希特知识学的发端”进行报告。贾老师试图揭示费希特在根本道路上走出康德,在体系统一性的具体方法上走出莱茵霍尔德的基础哲学并最终走向知识学这一过程的内在发展线索与根本性转变,并对知识学最初而关键性的要点做出简述。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的倪剑青副教授就“黑格尔哲学视野中的自由意志论题”进行阐发,探讨“自由意志”概念所关涉的一系列哲学问题,以黑格尔在《逻辑科学》中的自由意志概念的一系列支撑性概念为准备和线索,进而对《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精神哲学》与《法哲学原理》中对意志的相关论述进行重构;并试图通过对自由意志论题进行纯粹理论性的澄清,尝试给出一个黑格尔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


一、关于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各位参会者的发言要点概述如下:中山大学研究生郑维维从感性概念的逻辑起点、感性概念的主要内容、感性概念的目的论三个方面来对于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做出界分,他指出费尔巴哈的“感性”是指“感性直观”,而马克思则是指“感性活动”。四川大学研究生易涛聚焦于批判理论新一代学者拉埃尔·耶吉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概念基础之上对异化作出“无关系的关系”的阐释,并对其理论缺陷进行反思。北京大学研究生闫欣彤从德国批判传统出发来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问题,揭示了德国批判传统对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影响。苏州大学副教授李红霞将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和海德格尔的“劳绩”观点进行辨析与比较,试图证明,海德格尔通过世界、历史与语言构建了与社会和实践的关系,也因此而弥合了与马克思哲学的“裂缝”。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讲师孙子豪从对独立性与孤立性的辨析出发对青年马克思论黑格尔的市民财产权理论展开讨论,指出青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一度把握了市民财产权的两面性。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闫涛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费尔巴哈”章手稿开头进行了考察,认为从中可以把握到马克思、恩格斯与观念论传统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思想关联。北京大学研究生檀健哲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自身定位和任务出发,尝试梳理后黑格尔时期的思想家们对黑格尔的理解,力图阐释马克思对于黑格尔体系的印象及其改造过程他认为应该吸收当代黑格尔研究的成果来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江南大学副教授代利刚讨论了《资本论》逻辑开端的新黑格尔式阐释,认为以“生生”、“通变”作为新的中国式酵素能够打开历史辩证法新的阐释空间。黑龙江大学研究生任平在重新理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摘要》的基础上提出《摘要》实际上是《神圣家族》写作的“准备材料”。马克思不仅在《神圣家族》中利用了《摘要》揭示了黑格尔的思辨结构,还在其中扩展了《摘要》未尽部分的继续说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李育书探讨了马克思国家市民社会理论批判的政治哲学革命意义,指出正是通过政治哲学革命马克思批判了旧哲学形态,确立了实践的立场,形成了“具体”的方法,马克思的哲学由此走向社会实践的方向。复旦大学副教授刘少明讨论了马克思的实践时间对黑格尔的抽象时间的三重超越,为研究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时间思想提供新的角度。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王晨宙讨论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启蒙自然法的双重批判,他指出黑格尔法哲学从自然法观念的角度对其加以理解,而马克思又基于启蒙理性、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历史性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多重批判。马克思不仅追求启蒙自然法的“政治解放”,更追求彻底的“人的解放”,实现了西方法哲学从自然正义向社会正义的转换,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以上为关于马克思讨论的部分剪影)


二、关于康德研究图宾根大学研究生阿思汗从对比“自我意识”在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相异入手,指出这些不同是以黑格尔对康德概念本性和概念客观性的含义的改造为前提的。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柳康在论文中批评克里斯托弗·霍恩对康德法权规范的非理想性界定是不恰切的,并进一步主张将法权哲学及其规范性的探讨置入历史哲学中,以赋予法制建设和道德进步以更深切的现实关怀。复旦大学副研究员陆心宇从介绍对康德和黑格尔之间思想史关系的两种传统诠释的“中间路径”——皮平的“折中方案”入手,以非形而上学的诠释框架分析了康德和黑格尔相互关系的形式性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沈孟在论文中探讨了种族理论在康德哲学中的理论地位问题,主张康德对体系本身的坚持所导致的知识与道德相害最终导致了其哲学体系与种族理论体系的同时崩溃。苏州大学副教授汤沛丰主张从霍布斯个人主义自然法视角与欧陆近代自然法视角的融合中探寻康德国家统治权正当性论证的新视域,提出康德正是在这一融合中构建了由个人、社会以及契约论国家组成的三元结构、并使社会运转模式趋向商业化和现代化。慕尼黑大学研究生王慕洁以德国观念论语境下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对康德历史观念的塑造为线索,主张重新探讨康德历史哲学语境中的一系列争议问题,包括历史目的、历史主体以及历史进程的推动⼒问题。贵州大学讲师于思岩批评了阿利森对于康德哲学中物自身主体与显像主体的关系问题的“两个角度论”看法,指出其对康德处物自身和显像区分的理解有误,错失了对物自身论战性意涵的把握,并进一步主张物自身主体指涉的是范导性理念。扬州大学副教授余天放在论文中主张,在对康德自我意识理论的知识论解释和形而上学解释之外还存在“第三种解释”,即自我是由那些具有统一关系的表象中所显现出来的一个逻辑主体,用以解释经验知识的规范性来源。华东政法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张大卫在论文中探讨了康德基于人性尊严的婚姻学说的出发点、立场和本质,提出其主旨在于同时强调婚姻的道德属性和感性因素,以在尊重自然欲望的同时保留人性尊严。四川大学助理研究员张清涛在论文中主张在德语已有的体系化研究基础上确立一种彻底的不断向形式超越的先验想象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对康德认识论中想象力的新解读。


(以上为关于康德讨论的部分剪影)


三、关于费希特研究慕尼黑大学的高辉博士在回顾传统解读对费希特哲学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关键问题在于自我意识的循环是否是所谓不可避免的,她在揭示先验哲学面临的困境的根源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解读方式,阐明了费希特语言理论的重构对于自我概念理解的重要性,强调了对费希特多语性哲学与知识学的重构。北京大学研究生潘楚璇以“知识学是否是恶无限的代表”一问引入对费希特知识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详细论述了恶无限向真无限提升的过程,对恶无限的根源、无限性向真无限的转折点、受限性与超越性的内在统一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展开。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李沛阳的研究线索沿着自我意识的历史展开,不同于传统观点所采用的思路,他挖掘出耶拿知识学当中包含的两种“自我意识的历史”方案,其中包括“表象的演绎”中的“抽象自我意识”和《伦理学体系》中“完整的自我意识”,并展开论述了前者的依据、发展动力和路径以及后者对前者缺陷的克服。中山大学讲师崔春秋详细探讨了费希特的自我和他者如何彼此通达、诸有理性存在者如何相互对待、诸有理性存在者如何长期共存等问题。此外,中山大学研究生冯子杰报告主题主要围绕谢林早期提出的“经验的有限自我是否拥有自由并且拥有怎样的自由”问题展开,他对谢林三个时期的文本《先验唯心论体系》《哲学与宗教》《自由论文》的相关论述进行追溯,考察共同体在何种意义上是自我自由的可能性条件以及个体性与自由的矛盾是如何被建立和消解的。


(以上为关于费希特讨论的部分剪影)


四、关于黑格尔研究,参会者主要从下列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1.黑格尔法哲学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讲师冯嘉荟通过梳理黑格尔关于国家有机体类比的文本,重新分析和审视黑格尔个体-国家的问题,进一步厘清黑格尔如何通过“意志之客观化”的思路来澄清法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中山大学副教授黄涛分析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道德观,指出黑格尔道德的是一种基于关系的主体性观点,道德阶段的善既是一种共同善,同时又是一种呈现出应然性和一种被要求的状态。这不仅为抽象权利中刑罚的正义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也为向伦理的过渡做好了准备。


2.黑格尔耶拿早期手稿

复旦大学教授张东辉通过对《耶拿体系草稿II》的分析指出黑格尔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知识的内容”,而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知识”本身。两者从各不相同最终达到彼此等同,这是作为客观精神的“认识”逐渐发展并认识自身的过程。最终“认识”或精神从自身中自己为自己建构起了自身的同一性。浙江大学特聘副研究员朱渝阳通过对耶拿文献群尤其是“第一精神哲学”(1803/04)手稿的系统考证,纵向考察黑格尔精神哲学方案的形成过程。大连海事大学讲师毕聪正指出,德沃夏克、李格尔艺术史研究中凸显的生命与有机体色彩,不仅以平行的方式呼应黑格尔早期精神概念的含义,而且经由狄尔泰、克朗纳等人对黑格尔哲学及精神概念的改造,内在于黑格尔精神概念的思想史演化脉络之中。清华大学博士后蒋益指出,黑格尔面对国家与社会、政府实体与民众个体、官僚机构与市场制度日益分化、冲突的现实矛盾,试图以在现实中身兼国家“公民”和社会“市民”的双重活动个人们为中心,去重新弥合、统一领域分化、利益多元、阶级对立的现实世界。个体意志对“社会”和“国家”所代表的普遍意志的两次重建,正是“耶拿精神哲学”提出的近代“个体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3.黑格尔的劳动思想

深圳技术大学讲师邓盼指出,黑格尔的“机器”思想深植于丰富的哲学思想史,并起源于对“工具”的深刻思考。黑格尔不同阶段的机器思想为后世哲学家对机器的理解和分析开启了多种可能性。复旦大学研究生李春晓认为,黑格尔现实地考察了现代市民社会中的劳动现象和发展状况,以抽象劳动为切入点深入刻画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后果。黑格尔的抽象劳动观具有强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它对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4.其他研究视角

东南大学副教授郭冠宇指出,黑格尔生命理念的系统定位是一个十分重要又颇具争议的疑难问题,学界争议的焦点在于对原版定位应该采取何种处理方式。他基于生命理念的建构性、范导性等系统功能论证了黑格尔原版定位的卓越性,并揭示出生命理念在黑格尔体系的演进中所饰演的重要角色。扬州大学副教授荆晶指出,荷尔德林的统一哲学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荷尔德林对黑格尔的一种影响性研究,可以发现荷尔德林哲学思想中的辩证元素,如荷尔德林关于“作为一之存在”的“爱生命”思想等对黑格尔辩证法形成的启示。内蒙古大学讲师王运豪认为,就哲学家对希望的认识而言,人们很少提及黑格尔,但是黑格尔实际上提供出一套完整且深刻的希望学说。然而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表现出逻辑的唯一性及认识的完成,这又有扼杀希望的一面。四川大学研究生罗子皓认为,黑格尔“美学”需要被放入其哲学体系中加以研究,这意味着作为绝对精神第一环节的“美学”要面对着从客观精神到绝对精神的过渡问题。正因为艺术作品总是能够在当下处境中将过去的情感与现前的感知相连接,整个艺术的历史也就成为通过形象的编码对时代的各种信息进行调整的机制。


(以上为关于黑格尔讨论的部分剪影)



时至62日下午,天空湛蓝如洗,第五届德国观念论论坛闭幕式于光华楼东主楼205会议室召开,诸位老师与同学共同见证本次论坛的圆满落幕。


张东辉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带领大家回顾了主会场和各分论坛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他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期间的思想碰撞和理论成果,并对所有参与本次论坛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他指出,师生们的精彩交流共同成就了场思想的盛宴,衷心祝愿各位青年学者继续深耕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推动德国观念论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为哲学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由余玥老师和贾红雨老师为本次论坛的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其中,来自图宾根大学的阿思汗荣获一等奖,来自北京大学的檀健哲、潘楚璇获二等奖。




内容来源:第五届德国观念论青年论坛会务组



返回原图
/